吾家有子初長成

國三的兒子吵著要參加留校晚自習,為娘的我有些不捨,從早上七點上學到下午五點放學,一天留校時間已長達十小時,甭說塞在鞋裡的腳丫子悶得慌,身心疲憊不堪更是意料之中,何苦非留在學校才能讀書?

母子二人為了不同的訴求展開對談。老媽以老和尚的寓言暗示「風動」「樹動」「心動」的禪意,表明:時代再先進,家裡的電腦、電視還沒進步到不用手就會自動打開;床舖再柔軟誘人,絕不會把人壓住不讓起身。人若有心,到哪都能看書,不過就是想與不想、要與不要罷了,與環境有何差異?

就我的立場:與其留在學校自習,何不回家洗個澡換套輕鬆的服裝,好整以暇的準備課業?

兒子也有個人的意見:求學的路上,鮮少有機會和同窗好友共同挑燈夜讀,未曾經歷過,生涯中總似有些缺憾,哪天視茫髮蒼之際,與人閒嗑牙時,勢必少了些共通話題。

孩子的論調令我不禁莞爾,其實至今雖已逾不惑之年,我仍猶不免老生常談對子姪輩津津樂道「想當年」留校苦讀的情境,孩子怎不會躍躍欲試,想親身體驗箇中滋味?我不禁對自己原百般不捨以愛孩子為由的觀點有些疑慮,是否因為了「愛」,我反倒是把孩子生活中應有的歷練與樂趣清成了空白?幾經思考,我決定…圓了孩子的夢吧!他都樂此不疲了,我還操什麼心呢?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