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咖啡】茄冬神木下的咖啡傳奇–茄冬咖啡
位於國姓北港村長北路,鄰近擁有300年歷史的茄冬神木,有一對勤奮、熱情,務農的夫妻檔,多年來從事於菸草和檳榔的栽種,直到推銷咖啡機的兒子,某日自古坑取回多株被人鏟除,多餘的咖啡苗,從咖啡樹栽下的那一刻,他們的生活改變了。
採半日照種植環境,年產量約100~200公斤以小而美方式經營的茄冬咖啡,是由熱情可愛的洪義雄夫婦所管理。經過充分日曬的蜜處理過程,沖煮出的咖啡湯汁滿溢香氣,口感甘醇、並含有微甜蜜香,品嚐茄冬咖啡後,喉間帶著蜜香的回甘不散,是其最大特色!主要以販售掛耳式『濾泡咖啡』為主。
茄冬咖啡的咖啡園位於海拔500公尺,栽種約500株的咖啡樹,規模持續增加中。對咖啡完全陌生的黃先生,就憑藉跟著產銷班四處參訪、與大家經驗交流,以及自己看書研究,一點一滴收集知識,才有今日的規模。回首一路走來的辛苦,從用手工脫果皮,到用人力去殼,夫妻兩人頻頻搖頭,黃先生滿懷感激第三班班長(百勝村咖啡),他談到有好幾次苦到幾乎撐不下去,都是班長鼓勵,才堅持到今天。
採訪過程中,正巧遇到鄉公所農經課長及承辦人員到農民家拜訪,我忍不住好奇地尋問:「國姓咖啡已有十幾年的歷史,為什麼之前聞所未聞?」課長談及,因為咖啡農家以前都把生豆拿到古坑去賣,所以,消費者只知道有古坑咖啡,卻不知道古坑咖啡是來自國姓,直到近幾年大家才開始有共識,認為應該為國姓咖啡建立品牌。去年,承辦人員非常用心,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輔導地方產業基金申請補助獲准,有了這筆經費,現在委託典創公司負責行銷,從公版的包裝設計、展場的安排、邀請新聞媒體及知名部落客採訪,協助打開知名度,下一步則是做產地認證。
「產地認證有什麼實質上的助益?」課長詳細的解釋:「為了讓國姓咖啡能做得長長久久,甚至推向國際舞台,在品質上一定要嚴格把關。產地認證規定一定要種植在國姓鄉,須附有生產履歷表,從開花、鋤草、施肥、用藥、採收到烘焙,每一步驟都必須詳實記錄,不僅要有藥物檢驗證明,為預防不肖業者混用劣質外國產品,還設計有防偽標章。」課長的說明讓我豁然開朗,有了這一系列嚴格的認證標準,消費者及農民的權益雙向都能受到保障。
課長說道:「目前國姓咖啡栽種總面積約120公頃,數字仍逐年攀升中,為了讓咖啡不會有滯銷問題,希望今年能成為台灣第一個獲得認證的咖啡。」認證費用不低,對於農民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會不會有人因而放棄認證?承辦人員說明:「剛開始幾年,政府可以站在輔導的立場,幫農民免費做認證,等大家體會到認證對他們的確有實值的助益後,再輔導他們使用者付費的觀念。」聽到這裡,我對國姓咖啡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只要有完整配套的規畫,才不致於浪廢公帑虎頭蛇尾,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國姓咖啡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
有別於一般,黃先生不用手沖式,也不用虹吸式煮法,他是用咖啡機煮咖啡!邊採訪邊喝著茄冬咖啡自製的黃蜜咖啡,對於這些從實際耕種中學習,從學習中求得經驗的農民朋友,我滿心敬佩,問黃先生種咖啡會不會很辛苦,爽朗的他笑出聲:「會唷,怎麼不辛苦!」問到行銷的管道,黃太太說:「我們負責到日晒完全,其他就交給兒子處理,他自己烘焙及銷售。」看著桌上鮮紅欲滴的咖啡果實,到蜜處理後的帶殼豆,到脫殼後的生豆,到裝成耳掛式濾泡包,20小包成一袋的成品,這中間的所付出的辛血和汗水,若不是親眼所見,又怎能明瞭!
想到往昔到咖啡廳喝咖啡,看到一杯150以上的價位,我總會不以為然:「吃人呀!又不是喝金子。」如今,這句話,我再也說不出口,因為,我深知,咖啡農扣除所有支出,所賺…真的不多!
店家資訊:
園主:洪義雄
地址:國姓鄉北港村長北路65號
電話:049-2461588
震後的魔豆咖啡魅力:http://www.gscoffee.com/news.php
待家裡的咖啡存量消化後
(去年去越南買了不少)
會來試喝一下國姓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