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旅遊】花蓮光復鄉體驗溼地捕魚生活文化和阿美族大田耕作文化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面積廣達12公頃。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一路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休閒農業區。
馬太鞍休閒農業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vataan」(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這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
馬太鞍文史工作室於1996年籌組,推動木雕藝術,後來投入社區總體營造工作。
馬太鞍欣綠農場
1999年欣綠農園在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這兒開張,農場主人把馬太鞍附近能吃的好東西和小時候常吃的野菜,一道道地搬上桌面,為欣綠農園打下了「野菜料理」的名聲。
「不施農藥、不爛墾爛伐,不抓不毒,讓原來屬於大自然的東西,就留在大自然!」本著對於這份這塊土地的深厚情感,慢慢的欣綠農園便與馬太鞍濕地融為一體。欣綠農園成為一處能夠讓人和大自然親近的樂園,青翠的植物充滿生機。
荷花綻放的季節是夏天的美麗的高潮,數公頃的荷花花田迎風搖曳;而春末夏初的螢火蟲季,更是繽紛夜晚的最高潮;如果是秋冬季的來拜訪,則有油菜花、波斯菊滿田迎人笑;小朋友來到這兒,在庭院裡追著雞跑、跟著大人一起去「巴拉告」捕魚、在花草樹叢中拜訪蟲兒的家、到溪裡玩水、抓蝦,從早玩到晚,晚上伴著星光入眠,一覺到天亮,從旅遊玩樂中,認知自己的生活環境,明白食物的來源,近而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資源,明白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情境,這是最好的大自然教育之旅。
巴拉告體驗—魚蝦的遊樂園
Palakuw 的意思是在水裡做一個魚的家。巴拉告是一種生態捕魚工具,阿美族人首先利用空心竹筒一隻隻架成一長排,接著上頭覆以樹枝,再舖上一些雜草堆,總共三層,利用沼澤河川地形在河邊濕地挖一小水池,開口一端與河流相連,另一端也開一出水口,如此可以讓溪水自由出入循環。
放巴拉告在水池中,魚便會自己乖乖住進來躲避天敵,等到魚兒蝦兒慢慢長大,到時要吃多少有多少,但是通常每次只抓夠吃的份量,只要一次的生態環境營造功夫,就能一輩子有吃不完的魚。
石頭火鍋—在地食材與在地資源之利用
體驗完Palakuw,利用在地石頭、檳榔葉、野菜與剛捕的魚,一起煮成最道地的原住民餐點【石頭火鍋】,品嚐石頭火鍋的美味香甜會您難忘。
搗麻糬(杜崙)—最傳統的點心體驗
玩搗麻糬活動旨在讓遊客體驗阿美族最傳統製做麻糬過程和辛勞,只要汗水流的越多,製作的麻糬就越香、越甜、越Q吃起來甜甜蜜蜜的感情友誼更堅固。麻糬是阿美族在慶典中必備食物,其意是希望參加的來賓情誼要像麻糬一樣又Q又粘。
紅米樂活館—「萬種風情」種子創意DIY體驗
讓民眾認識許多植物物種的種子之外,也希望建置種子交換平台,從濕地生態導覽到認識食物的最源頭種子,讓民眾更加感受友善環境的重要性。
生態導覽—噓!輕放腳步感官全開
馬太鞍溼地有,樹木、草叢、溪流、沼澤、水生植物,這些植物會結出大量的種子和漿果也引來許多昆蟲,不論是種子、漿果、昆蟲、全是鳥類喜歡的食物。溪裡魚類,如吳郭魚、土虱、鰻魚、泥鰍、溪哥、台灣石鮒 (牛屎鯽)及蝦等等。 沼澤區紅綠交錯的各種浮萍、水丁香、節節菜等水生植物、溪流、沼澤、能孕育豐富水生昆蟲和魚蝦螺貝等。因此水域上會經常出現喜歡吃魚蝦、昆蟲的鳥類,如小白鷺、夜鷺、紅冠水雞、白腹秧鷄等。
欣綠農園地野菜料理,就是一場視覺與美味的雙重享受!
毎道菜都採用當地特色的新鮮食材;摘自扶登溪裡的湧泉菜,不管是快炒、煮湯都清鮮美味;湧泉飼養的台灣鯛,以炭火慢烤的方式現場料理,魚肉味鮮且甜中帶Q;其他如以多種珍貴野菜一起下鍋的「十菜一湯」、「長命百歲」、「大地喜悅」、「全家福」、「笑口常開」等都是最受歡迎的獨創料理,這等特色美食佳餚,也只有在欣綠農場吃得到。
「偷窺達魯岸」阿美族農耕文化體驗
瑪布隆有機農場
2 . 5公頃的土地
一個女人
一個外婆
+ 假日農夫
—————–
= 瑪布隆農場
透過高品質生產方式提升農作經濟效益。目標是成為生產與休閒兼具的友善小農場,穩定生產並與社區高度連結讓喜愛農業的朋友也能有安全農事體驗場域;生產的農作物有有機黑豆、黃豆、食用玉米以及原住民野菜等。
【食農教育的願景】
瑪布隆肩負著食農教育的責任,希望人們重新建立人與食物、與土地的關係。透過農事體驗及產地的分享,培養人們真正認識產地到餐桌的整個歷程。更希望在孩子心裡播下種子,體會另一種生活樣貌,珍惜土地及在地飲食,期待,環境教育及食物安全在孩子心底發芽,未來用消費選擇改變這個社會。
是政令口號?還是來自內心的聲音?瑪布隆農場網頁上的這一段話,深深牽動我內心深處的某一弦,於是,我站在這片中央山脈前光復鄉油菜花最鮮麗的土地上,呼叫著窩在家中電腦前的孩子,來吧!咱們一起到花蓮摸摸泥土嗎?
現在的你可還有能力分辨野菜或料理野菜呢?!
原住民野菜的傳統知識與傳承,可能隨著我們的選擇而斷了線。小白菜、高麗菜、花椰菜…. 這種可以方便採買且滋味口感好的蔬菜一直在我們生活中的陪伴著。普羅大眾以為的嫩、脆、甜、鮮的味覺才是「正常」的食物應該有的樣子,而那些苦啊澀啊、粗纖維、柴老的刮口感都是不正常的。
其實我常納悶地想著,世間萬物是這麼樣的多元多樣,怎可能只有幾種氣味或口感能斷然代表所有,豈不太狹隘太枉費生態物種這多樣性的生命意涵了呢?!
為了串起老人以前的記憶,也能自然的與孩子解釋延續這悠久的傳統,我刻意將村落的老人與小孩拉在一起「採野菜」。
用我們的方式去說 – 親身體驗
用我們的方式去採 – 只採所需
用我們的方式食用 – 用手抓食
我沒讀過很多書,我不知道怎麼去解釋奧義深遠的族群文化,
但,野菜之於我是責任也是使命更是部落靈魂,野菜可以餵飽很多人,
它不是窮人吃的菜……。
我愛野菜,因為很有溫度!
體驗阿美族大田耕作文化—肖竹芋、拔蘿蔔、野菜田
煮肖竹芋
這看似營養不良的馬鈴薯,若不是親眼目睹它的原株,仔細端詳它上面的鬍根,百分之八十的人會產生誤解。一年才產收一次,人力代價實在太高,但是,口感介於茡薺與馬鈴薯之間,清脆爽口,令人欲罷不能,未來餐桌發展有可期。
拔蘿蔔
只見過賣場中洗得白清的蘿蔔,大概沒幾人體會過自土裡用力一拔,只抓了一把青葉子,蘿蔔斷頭在土裡的經驗,更遑論現代沒踩踏過農田的小孩,大概連蘿蔔葉長什麼樣,可以醃漬、曬成乾,做成菜都不知道。可惜了這肥美的蘿蔔葉,無人收購,不然,應該也是炙手可熱的副產品。
炒黑豆茶
瑪布隆女主人說:早期農耕時代大量使用牛隻務農,為了消除疲勞補充體力與能量,會將黑豆與水煮沸,放涼後給牛隻飲用回復體力再次工作,所以黑豆稱之為部落的活力泉源。欵!這麼說現在大家流行喝黑豆茶,莫非,都把自己當牛看了!還是希望自己像牛一樣?勤勞!
瑪布隆的本土青仁黑豆,品種為台南3號,以有機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不需農藥和化學肥料,與水稻輪作對抗土壤病蟲害。採收後人工選豆,灰灰的黑豆表皮不拋光,不但保留營養價值,也讓人一眼就認台灣黑豆的特色喔!
看是簡單的工作,隔行如隔山,火候拿捏、餘溫控管沒法抓到要領,炒三鍋只剩一鍋可以用,想當農夫,先考證照。
立川漁場—享用黃金蜆與鮮魚大餐
花蓮縣壽豐黃金蜆養殖專業區裡,第一家成立的黃金蜆特色餐廳,也是全國第一家以黃金蜆為主要號召的特色餐廳。立川三寶:黃金蜆、貴妃魚、活力鯛。
摸蜆體驗:08:00~17:00,每人120元,可憑票帶走一斤其金蜆,以自己摸的為主,不足不補。(五歲以下不收費 若要下水體驗摸蜆活動,請大人陪同每位小孩需一位大人陪同 僅收大人費用)
蜆殼DIY:活動約30~60分鐘,每人150元。透過漂亮的蜆殼,搭配簡單工藝素材,製作出獨具特色的專屬紀念品。
相關資訊:
欣綠農園:
地址:花蓮縣光復鄉大全村大全街60號
電話:03-8701861
鄉土餐飲(250人)
住宿(最大接待量26人)
農特產品與伴手禮:紅、黑米麵線、樹豆豆腐乳、米香、米花糖、紅/黑米香、黃/黑豆、紅/黑米海苔餅、原住民相關藝品、休區特色吊飾紀品
特色風味餐:在地畜產、紅黑糯米、樹豆、蓮子、野菜、野菜鬆餅、樹豆豆腐乳
風味飲品:野菜果汁優格、豆腐乳冰棒、南瓜霜淇淋
體驗活動:巴拉告(捕魚體驗)、搗麻糬、種子館導覽、原住民頭飾DIY、檳榔葉環保餐具、舞蹈體驗、農事採摘體驗、石頭火鍋體驗
導覽解說:馬太鞍溼地解說、原住民文化解說
………………………………………………………………………………………………..
地址:花蓮光復鄉大華村大華街32巷11號1樓
電話:柯春伎0973610438
體驗活動:
春作農事:4~5月插秧季節
夏作農事:豐年祭,雜糧採作。
環境導覽:阿美族的寶藏,田間踩踏。
瑪布隆農事體驗及導覽預約流程:
電話預約,告知體驗類別+機關行號+體驗人數+期待日期(農場以農忙為主,待評估後回覆,方可接待。)
……………………………………………………………………………………………….
地址: 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45號
電話: 03 865 1333
體驗活動:摸蜆體驗、蜆殼DIY
………………………………………………………………………………………………
花蓮縣休閒農業區食農教育體驗遊程
主辦單位:花蓮縣政府農業處
承辦單位:永譽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聯絡人:張文昌(0922-551-205)田懿禎(0920-709-536)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