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心情
自從姪子和兒子分別就讀高三和國三後,家中晚餐難得湊齊,少了馬屁精讚不絕口的諂媚,身為大廚的我缺了做飯的動力。家中二老少了孩子搶食的樂趣,對吃飯顯得意興闌珊,高熱量、低纖維的外食遂在不自覺中偷偷霸占了餐桌。
當年主修食品營養的我,雖然素來明瞭正確吃食的觀念:「早餐要吃得好,午餐要吃得飽,晚餐要吃得少,還得常跑跑。」但身為職業婦女,家庭職場兩頭忙,「早餐吃得少,午餐隨便了,晚餐續攤不嫌飽」的生活作息,無意中習慣成自然。
在逐漸圓滾的身材中、在體力愈來愈力不從心之際、在面有菜色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孩子身上,我看到外食營養不均衡所顯示出來的警訊。
為了給孩子一個完美考究的飲食菜單,我把生活做了部分調整。清晨五點半,現炒的青菜、黃澄澄的蔥蛋,外加一鍋紅燒肉,色香味俱佳,六點不到,不待鬧鐘響,兩個孩子一路嗅著香氣到廚房,一臉饞樣令人莞爾。
早餐「會報」結束後,一人一瓶羊奶,外加一粒水果,帶到學校當點心。從孩子紅潤的臉色以及漂亮成績的驗證下,我證實營養學的理論:即便外食再多,給自己一頓營養均衡像樣的早餐,絕對錯不了!
一般留言